中新网绍兴11月28日电(记者 项菁)最具“文化味”的马拉松、绿水青山裹挟的登山行、迎着湖光山色自由骑行……像是杭州亚运会“余热”未止,步入冬季的浙江,各具特色的户外运动火热,持续掀起“运动风”。
鲁迅故里、越国古城墙、古鉴湖遗址、陆游故里、浙东古运河……近日,参与绍兴马拉松的埃塞俄比亚选手穆卢内跑过2500余年历史的古城,感受“一步一名胜”,并拿下女子组全程马拉松冠军。

马拉松选手在绍兴古城奔跑。于江 摄
马拉松作为一项全民健身运动,不论是“城市风”还是“田园风”,因线路各具特色而深受民众喜爱。纵观浙江,2023卡游义乌半程马拉松吸引了28个国家和地区的1.5万名跑友;在横店鸣枪开跑的马拉松串起了横店影视城多个景区,跑友们可体验“穿越时空”;2023苍南海西半程马拉松融合人文历史、自然景观、都市商圈,尽显“山海相融”之美。
记者梳理发现,接下来仍有不少马拉松赛事即将打响,比如杭州马拉松将丈量“大小莲花”,留住“亚运记忆”;宁波马拉松则可能调整往年线路,聚焦新赛道,展现港口城市风情。

如同马拉松线路一样,蕴藏在浙江大地的一个个标志性点位,正是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“靓丽之窗”。作为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发源地,近年来,“七山一水二分田”的浙江积极盘活丰富的山道、林道、古道资源,将户外运动与青山环抱、与绿水相依,打造人人共享的“户外天堂”。
上海游客在上虞覆卮山徒步旅行。于江 摄
走向户外、探索自然、欣赏美景……杭州余杭黄湖镇青山村是“环浙步道”的途径之地,也是浙江省“未来乡村”先行地之一。近日,来自长三角地区的户外爱好者与家庭代表向着“绿水青山”快乐出发,探游“环浙步道”的自然乐趣与魅力。
据介绍,“环浙步道”覆盖浙江11个城市,总里程预计达10000公里,历经3年多的设计、规划与建设,将山水景观、景区景点、古道村落和人文历史“串珠成链”,为浙江探索户外运动高质量发展丰富了新场景。
这个冬天,民众不仅在浙江徒步感受大自然,还有的用“车轮”丈量大好河山。
环千岛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、山地越野车挑战赛……浙江省第四届户外运动大会正火热进行,依托千岛湖依山傍水的地理优势和空气质量常年达优的环境优势,开展了亲民化、本土化的户外运动挑战,不仅让民众体验户外运动之趣、车轮之乐,也使“车轮经济”滚滚而来。
在浙江绿水青山间,户外运动爱好者参加越野赛。叶晓龙 供图
浙江有山有水、有江有海、有岛有滩,发展户外运动有着天然的优势。根据《浙江省户外运动发展纲要(2019-2025年)》,该省要重点发展山地户外运动、水上运动、冰雪运动、航空运动、汽摩运动、马拉松运动等6大类户外运动,打造“运动浙江、户外天堂”新形象。到2025年,浙江户外运动产业总规模达到2000亿元。

眼下,随着越来越多人走向户外、参与户外、体验户外,全民健身理念亦愈发深入人心,参与户外运动逐渐成为民众热衷的生活方式。(完)
中新网西安11月28日电 (李一璠)“近三年,陕西省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.39万笔、165.64亿元。其中,个人贷款79.73亿元,小微企业贷款85.91亿元,直接扶持创业6.6万人。今年9月又专门开通秦创原创业担保贷款绿色通道,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334万元,有效降低创业者融资成本。”陕西省人社厅厅长蔡钊利28日表示。
当日,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,介绍人社工作服务保障该省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。

据介绍,近年来,陕西省积极探索产业链和人才链深度融合新路径,以人力资源与产业发展的深度对接、融合聚变,为创新驱动发展注入强大动能。

图为陕西省开展“人社工作进园区”走访活动。陕西省人社厅供图

为畅通人才引进渠道,该省紧扣重点产业方向,编制《2023年陕西省制造业24条重点产业链急需紧缺岗位人才需求目录》,为合理引人引才提供科学依据。建立特殊、急需高层次人才引进“绿色通道”,由科研单位自主招聘博士毕业生,将基层科研单位专业技术高级岗位比例提高至35%,科研人员职业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宽。
近三年,陕西省依托中国(西安)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、陕西省博士后创新创业园、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出口基地成功引进高层次人才8000余人,事业单位自主招聘急需紧缺人才1.5万人。
11月3日,陕西省2023年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秋季专项活动“人社工作进园区”专场招聘会在西安高新区举行。陕西省人社厅供图

陕西省持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,截至目前,该省共有专业技术人才221万人,高技能人才159.6万人。同时,优化人才评价体系,全面落实“新八级工”制度,鼓励企业设立首席技师、特级技师岗位,打破技能人才成长“天花板”。健全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制度,赋予企业更大的技能人才评价自主权。
该省主动打好人社政策“组合拳”,从激发活力、表彰激励、成果转化等方面持续优化创新生态。为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,鼓励高校、科研院所等科研人员离岗创办企业和兼职创新创业,将离岗期限由3年延长至6年,离岗期间各项权利、福利待遇不受影响,消除人才“后顾之忧”。近三年,累计5000余名事业单位科研人员离岗创业。
陕西省还持续强化要素供给,不断优化服务质效,着眼激发市场主体活力,顶格落实减负、稳岗、扩就业政策,2021年以来,通过阶段性降低失业、工伤保险费率为企业减少成本122.59亿元,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28.12亿元,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5400万元,有效缓解企业经营压力。制定实施支持该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6个方面18条措施,提振企业发展信心。
11月24日,陕西省举办“人社政策进园区”巡回宣讲活动。陕西省人社厅供图
记者了解到,陕西省深入开展就业创业、就业服务等专项行动,2021年以来,累计支出就业补贴资金80.45亿元,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62.96万人次。今年,该省重点解决企业招工难、引才难、留人难等实际困难,截至9月底,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1169场,参加单位3.1万家,发布岗位需求146.8万个,帮助企业解决用工19.77万人。
蔡钊利表示,目前,该省人社部门正以“人社工作进园区”为总牵引、总抓手,围绕“推动政策落地、强化用工保障、促进技能提升、加强人才支持、优化社保经办、加强用工指导、搭建直通平台”七项重点任务,进一步优化工作体制机制,强化精准服务理念,全力推进人社干部、惠企政策、高效服务、信息平台进园区、进企业,努力为陕西发展贡献人社力量。(完)